引 言
贝类养殖具有食物链短、定居性强、育苗和养殖基础好、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十几年来,我国的贝类养殖业发展迅速,到1996年,我国在贝类养殖规模和产量上均居世界第一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贝类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又为贝类养殖业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从整体上讲,我国贝类养殖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养殖规模的扩大和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随着养殖面积和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大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变。近几年出现了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单产降低、品质下降、大面积死亡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从品种的角度来讲,我国开展贝类养殖的各个种类,迄今为止基本末进行过系统地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工作,其遗传基础仍是野生型的。经过累代养殖,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遗传杂合度降低、抗逆性差、性状退化等问题。水产养殖业迫切需要生长快、品质优、抗逆能力强的养殖贝类新品种,以推动贝类养殖业的发展[1]。
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培育海水养殖新品种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应用染色体操作技术培育多倍体的研究是最活跃和最具应用潜力的领域之一。多倍体培育具有投入相对少、目的性强、见效快、效率高等特点。贝类多倍体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生产不育的三倍体。例如,已有研究结果证实,扇贝三倍体是很有实用价值的新品种[2]。
多倍体的类别及遗传学基础
多倍体在高等植物中是相当普遍的,例如显花植物中大约有一千种以上是多倍体,栽培植物中更为常见,禾本植物可达75%。但动物界中的多倍体却少得多,脊椎动物则更少[3]。自从Stanley诱导牡蛎三倍体成功以来,多倍体育种就成为贝类遗传育种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贝类多倍体育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