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行业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中国养殖基地 / 养猪

商州散养土猪受市场青睐

编辑:养殖基地  时间:2017-05-09   浏览:

  家住商州沙河子镇桐木沟村的王世安本年50岁出面,家里祖祖辈辈都栖身于此。桐木沟村位于沙河子镇东南,坡地多而平地少,有一条山间小溪穿村而过,灌木高峻而繁茂,低矮的草木繁茂而肥美。他回忆,自打他记事起,家里就养着三头公猪和一头老母猪,在村里算是富饶户了。他天天的活就是满坡架岭地打猪草喂猪。“那时辰是没有饲料的,炎天就给猪吃草和树叶子,吃剩的晒成糠备着等冬天没有草时搭配着麸子、苞谷皮等粮食下脚料来喂。没啥吃时,人吃不完的洋芋和红薯也洗净蒸熟了给猪吃。”王世安说,那时辰农村人底子没有去打工的习惯,村上也没有村办企业,农村商品经济也不是很发财,根基都是自给自足,想要养活一家人就必需种地。可是粮食价钱太低,种一年粮食到末了底子挣不了钱,加之那时没钱买菜籽油等植物油,吃油必需拿猪肉炼大油,以是险些家家户户都养猪。同村的杨小良给记者算了如许一笔账:“我记得1995年的时辰,苞谷卖到1毛2的价钱,我辛辛劳苦一年收了3柜苞谷,或许有个2000多斤,挣了不到250块钱。我媳妇养的两端猪到过年卖的时辰一称,都是快要300斤,昔时生猪的代价是4块,一下子挣了2000多块。”养猪和种粮的好处差竟有云云之大,难怪村民舍得拿粮食喂猪。

  正是由于村民给猪吃的都是无任何添加剂的绿色食物,猪肉也才能云云康健鲜味。王世安回忆,那时人们穷,养猪都是要卖钱的,平时除了红白喜事是断断不愿杀猪的,此刻他还记得从前编的顺口溜——“羊肉膻,牛肉顽,猪肉好吃咱没钱。”也不知是不是由于稀奇,那时的猪肉也格外好吃。“肉洗净,切成块,放到大铁锅里的滚水中,投几颗八角、大茴,干辣角,锅下塞着疙瘩柴,呼呼的燃烧,三十多分钟后,肉香溢满土屋,又从窗纸缝中溜到门外,就连过路行人也放慢步子,吸着鼻子。”王世安说,从前多数是头年夏历11月逮猪娃,喂到第二年腊月才卖,喂快要一年好的才能喂到200来斤。此刻大型养猪场用的配方饲料,不到4个月猪就能出栏,养得好的能养到400斤。此刻的猪肉膘厚,水一煮肉都卷起来了,不似从前虽然看着没有膘,但水一煮肉就发了,并且肉香四溢。

  王世安说,卖猪的时辰每家城市留上成十斤肉,除去过年吃上两三斤和炼油的肥肉,其余的都制成腊肉挂在堂屋的梁柱上,这就是接下来一年一家子的炊事改善了。炼的大油装在广口瓷坛里冷凝,只有天天炒菜时挖上一小勺。就连炼油剩的油渣子也是一道上好食材——包在锅盔里又油又脆。卖猪的钱是不能乱花的,除去买猪娃和种子等出产资料的钱,其余花销能免则免、能省则省,这但是接下来一年家里的花销啊。一个钱打二十四个结、勤奋聪明的农家妇女就是用卖猪得来的钱计划着一个个俭朴而其实的日子。

  散养猪效益低失市场

  王有良是桐木沟村为数不多的至今还养猪的人,他是桐木沟村的村主任兼支书。王有良说,他们村一直有养猪的传统,村里186户险些家家户户都养猪,就连建房时城市设计猪圈。可记者在村里走访时发明,大都的猪圈都已经废弃或是被改为茅厕或是柴房。

  “或许是从2000年起,鼓起了用饲料喂猪,饲料喂的猪长得快也长得大,可我们农夫哪懂得那些,照旧走从前的老路,猪养一年还不如人家养半年的得大,逐步地就失去了竞争力,被裁减出市场了。”王有良说,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养猪挣不到钱了,最先想此外出路。于是,许多村民最先走出农村,进城务工。他们分离于都会里修建、运输、餐饮等不需要几多技能的办事行业,虽然挣得没城里人多却照旧比在农村种地养猪强。

  王有良告诉记者:“现如今村民出去打工一天起码也能挣六七十块钱,一个月就是近2000块,一年下来就能稳挣个万把块,比养两端猪划算多了,还不消担忧猪抱病啥的,轻松又省心,村民城市算这账,逐步地都不养了。”王有良的话在村民王刚民哪里获得证明。王刚民家里共有4口人,儿子和女儿高中结业后都去西安打工了,王刚民和媳妇王小英就在家里侍弄庄稼,王小英闲着没事便养了两端猪。王小英说:“我养猪养惯了,虽然此刻也不图养猪养家了,但看着地里的草长得怪好,家里的麸子、苞谷皮、红薯也多得是,好歹喂上两端也不算糟践粮食,还能挣点零费钱贴补家用。”客岁过完年,王小英卖掉猪后一算账才发明,本身辛劳养的两端猪不仅没挣一分钱还给赔了。“两端猪共卖了3000块钱,猪娃花了400,两端猪共吃掉苞谷1200斤,折合成钱就是1300多块,冬天买饲料花了近200,加上用自家黄豆和红薯配制饲料的钱折合500多,这些加起来就是2400。养个猪就得绑小我私家,一天三顿都得喂猪,算上人工费真的是赔了。”这次卖完猪后王小英不计划再养猪了。王刚民说,他儿子和女儿都叫他两口子去西安打工。女儿给爸妈别离找了在超市当库管和在饭馆做办事员的事情,两人加起来一个月也能有四五千的收入,比在农村种地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