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行业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中国养殖基地 / 养鸡

肉鸡安卡拉病的防控

编辑:小小鸡  时间:2018-06-18   浏览:
近段时间,河北及东北三省等多个地区发生安卡拉病,引起了局部地区的高度重视。 据笔者走访终端了解到,今年的安卡拉病出现了疫情加重的趋势 ,治疗难度加大 ,治愈周期长 ,严重的鸡场日死亡率已达到 5%~10%, 许多一线养殖人士都在寻找安卡拉的治疗药品与抗体。
在此笔者就与大家一起来剖析 ,为什么今年的安卡拉病格外严重以及如何治疗和防控。
1 引言
该病最早在巴基斯坦被发现,主要危害 3~6 周龄雏鸡和 817 肉鸡,而后备母鸡和蛋鸡只是偶尔发生。 1987 年 3 月,该病在卡拉奇附近的安卡拉地区一个肉鸡场发生爆发性流行,安卡拉病就由此而得名(英文缩写 HPS)。 近年来该病(HPS)在山东 、河北 、东北等地区肉鸡市场出现流行趋势,蛋鸡市场也偶尔发生。
2 病原/病因
该病是侵害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高发病率 、高死亡率 、心包积液和多灶性肝脏坏死为特征。 有证据表明致病性 I 群腺病毒可引起本病。 同时,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贫血 、马立克氏病 、角质内膜炎能够协同致病。
动物回归实验:以血清Ⅳ型腺病毒分离株 PARC-1A 株和血清Ⅷ型腺病毒分离株 DCV-94A 株攻毒, 表现出包涵体肝炎和心包积水。
3 当下安卡拉病的主要血清型
目前我国禽腺病毒至少有两个血清型 FAV E-8b 血清型和 FAV C-4 血清型,FAV C-4 血清型居多。
3.1 FAV E-8b 血清型毒力较低,推测血清型 FAV E-8b 血清型毒在临床上引起高死亡率可能与饲养管理因素和饲料霉菌毒素以及其他疾病混合感染有关。
3.2 FAV C-4 血清型毒力较高, 人为攻 毒 90 日 龄 SPF 鸡 可 引 起 20%的 死 亡率,且出现明显的心包积液。
4 流行特点
该病多见于秋冬交替及寒冬季节,因鸡舍内温差大、通风不良、消毒意识差,环境污染严重,而导致该病高发。 本病多发生于 3~6 周龄的肉鸡或 817 肉鸡,肉种鸡和蛋鸡偶发。 发病鸡群多于 4 周龄开始死亡,经 3~5 天达到高峰,高峰持续期 7~10天, 发病率为 10%~30%; 日死亡率 3%~5%,病鸡对热应激高度敏感。 该病扩散能力强 ,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 ,很易在鸡群和鸡场间传播, 易与传染性法氏囊和传染性贫血病并发。 康复鸡群对再感染有保护力。
5 临床及剖检症状
鸡群发病前采食量及精神状态都未见明显变化,多为突然死亡,一般以体型偏大的鸡为主 ,前 2~3 天死亡率较低 ,但之后死亡猛增。 剖检可见,病死鸡心肌柔软,心包积有淡黄色透明的渗出液。肝脏肿胀、充血、质地变脆,色泽变暗,并出现坏死。个别鸡只有脾脏充血肿大,法氏囊萎缩,内有浓分泌物等症状(见图 1~4)。


6 治疗方案
6.1 注射腺病毒抗体,同时配合头孢药物。
6.2 适当降低饲料蛋白含量,减轻肝脏负担, 饲料中添加 5%~10%玉米。
6.3 白天 :泛易平 (转移因子 )+康体优(干扰素)各 500 羽/瓶/天,混合饮水,两小时饮完,连用 3 天。晚上使用保肝护肾的药和多种维生素饮水,连用 5 天。
同时, 为减轻霉菌毒素对鸡只的危害, 可在饲料中添加脱霉的产品 (霉菌毒素污染严重可以适当加量),连用 10 天。
7 防控措施
7.1 购买优质的不经过强制换羽的种鸡所生产的鸡苗。
7.2 落实生物安全措施,做好鸡舍的消毒工作。 建议前 4 周,每周带鸡消毒至少 2次,用温消毒水,水量 15~30 毫升/立方米,冬少夏多。
7.3 解除免疫抑制,保证鸡体免疫器官的良好发育, 以提高后期对疾病感染的抵抗力。 建议前 4 周,每周使用转移因子 2~3天。
7.4 做好霉菌毒素的防控,以避免腺胃炎的发生。
7.5 做好前 4 周的通风工作,尤其是夜间通风,切不可为了保温而忽视通风,从而造成鸡舍内通风不良,而导致空气质量差,缺氧。
7.6 做好新城疫、 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的免疫工作,防止协同致病。
7.7 使用含有腺病毒的灭活苗进行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