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行业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杜鹃鸟吃什么虫子?杜鹃鸟的外形特点

编辑:  时间:2019-11-23   浏览:

杜鹃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主要是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有三分之一的杜鹃有巢寄生现象。它属于林业益鸟。关于杜鹃的诗词歌赋很多,最典型的典故是望帝化杜鹃的故事。那么杜鹃鸟吃什么虫子?杜鹃鸟的外形特点

杜鹃鸟吃什么?

杜鹃是典型的食虫鸟,别的饲料都不吃,驯化之初只能用面包虫、蟋蟀和蓑蛾幼虫开食。杜鹃鸟可以帮助人类消灭害虫,像金龟虫、甘兰蛆、松尺蠖、叩头虫等都是它的食物,尤其喜欢吃松树的松毛虫,故杜鹃素有“森林卫士”的美称。

杜鹃鸟的物种特性

杜鹃最为人熟知的特性是孵卵寄生性,这种特性见于杜鹃亚科的所有种类和地鹃亚科的3个种,即产卵于某些种鸟的巢中,靠养父母孵化和育雏。杜鹃亚科的47种有不同的适应性以增加幼雏的成活率,如杜鹃的卵形似寄主的卵(拟态),因此减少寄主将它抛弃的机会。杜鹃成鸟会移走寄主的一个或更多的卵,以免被寄主看出卵数的增加,又减少了寄主幼雏的竞争。杜鹃幼雏会将同巢的寄主的卵和幼雏推出巢外。某些杜鹃的外形和行为类似鹰属,寄主见之害怕,因此杜鹃能不受干扰地接近寄主的巢。因此许多人给杜鹃安上了“恶鸟”的称谓。

杜鹃鸟的常见种类

1、棕腹杜鹃:棕腹杜鹃为杜鹃科杜鹃属的鸟类,头顶、后颈、头侧、背和两翅表面石板灰色。虹膜色至朱红色,眼周黄色,上嘴角黑色,基部及下嘴角绿色,脚亮黄色。分布于中国南邻国家以至马来群岛、北抵前苏联、东至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东部、南部等地,多见于常绿林或茂密的山地灌木丛。性机警而胆怯,常躲在乔木树上枝叶间鸣叫。

2、四声杜鹃:四声杜鹃常隐栖树林间,平时不易见到。叫声格外洪亮,四声一度,音拟“快快布谷”。每隔2~3秒钟一叫,有时彻夜不停。杂食性,啄食松毛虫、金龟甲及其他昆虫,也吃植物种子。不营巢,在苇莺、黑卷尾等的鸟巢中产卵,卵与寄主卵的外形相似。见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从东北直至海南省,国外广泛分布于东南亚。

3、黄嘴杜鹃:黄嘴杜鹃成鸟体长26~30厘米,体重55~56克。有一条长长的尾巴,上面是棕色,下面是黑色和白色相间,下颌至鸟喙有带黄色的一个黑色弧形。主要以昆虫为食,尤其喜吃鳞翅目幼虫,如松毛虫,树粉蝶幼虫、蛾类等,有时也吃植物种子等少量植物性食物。

4、八声杜鹃:八声杜鹃体长21~25厘米,嘴形侧扁、尖削。雄鸟头、颈和上胸灰色,背至尾暗灰色,尾具白色端斑。胸以下淡棕栗色,上下体均无横斑,叫声为八声一度。雌鸟通体为灰黑色和栗色相间。喜开阔林地、次生林及农耕区,包括城镇村庄。常被小型鸟群围攻,叫声熟悉于耳,但却难见其鸟。

关于杜鹃的诗词歌赋和典故

宋人刘克庄《忆秦娥》词“……枝头杜宇啼成血,陌上杨柳吹成雪。吹成雪,淡烟疏雨,江南三月。”词中提到的是一个神话故事:在周朝末期,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当时有个死而复生的人鳖灵当了宰相。而那时洪水为灾,民不聊生,鳖灵凿巫山,开三峡,除了水患。望帝见他功高,便把帝位让于他,自己隐居于西山中。杜宇生前注意教民务农,死后仍不改其本性,他化为子规鸟(即杜鹃鸟,又叫布谷鸟),每到春天,总要呼唤人们“布谷”、“快快布谷”,以提醒人们及时播种。而此时,正是杜鹃花开放之时,古人因见杜鹃嘴上有一块红斑,认为它是苦啼而流出的鲜血,故有“尽是冤禽血染戊”,俗称杜鹃花。

古代诗人常呤杜鹃花。例如“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尽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成彦雄);“晔晔复煌煌,花中无比方”、“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白居易)。

传说杜鹃啼血的杜鹃鸟应当就是特指的俗称布谷鸟的四声杜鹃。因为细加端详,杜鹃口腔上皮 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所以又有杜鹃花的颜色是杜鹃鸟啼血染成之说:“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全唐诗》 卷759成彦雄《杜鹃花》句)“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秋瑾)

时珍说:“杜鹃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装如雀鹞,而色惨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啼,夜啼达旦,鸣必向北,至夏尤甚,昼夜不止,其声哀切。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惟食虫蠹,不能为巢,居他巢生子,冬月则藏蛰。”

宋代的蔡襄诗云:“布谷声中雨满犁,催耕不独野人知。荷锄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化犊时。”陆游也有诗曰:“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但令春促驾,那为国催耕,红紫花枝尽,青黄麦穗成。从今可无谓,倾耳舜弦声。”诗中催耕的布谷鸟。即杜鹃鸟。南宋词人朱希真的“杜鹃叫得春归去,吻边啼血苟犹存。”更是充分地反映杜鹃为催人“布谷”而啼得口干舌苦,唇裂血出,认真负责的精神在春夏之际,杜鹃鸟会彻夜不停地啼鸣,它那凄凉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们的多种情思,加上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头都是红色的,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因而引出许多关于“杜鹃啼血”、“啼血深怨”的传说和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