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蟹,蟹又能养稻,使蟹稻两种不同的生产在同一场所进行,发挥其共生互利的作用。因为水稻的光合作用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了一个水温较高、溶氧充足、昼夜溶氧变化不大的水体,而且水稻的茎叶遮阴,客观地为河蟹创造了一个散光、高温的环境。而河蟹能为稻田松土、除草、除虫,使稻田透光,减少病虫害,投饵残渣和排泄物又可较明显地提高土壤肥力,稻田养蟹的经济效益比较显著。
    1.养蟹稻田的设施建造
    (1)沟渠改造:在原有稻田的基础上加高田埂,放蟹前田埂加高到50~70厘米,以防大水浸埂逃蟹。整块稻田的四面环沟宽1.5米,深1米,坡比为1:1,以供河蟹在高温季节栖避。开蟹沟沟宽0.35米、深0.26米,使稻田成“井”字形或“半井”字形等。
    (2)建防逃设施:稻田养蟹应有防逃设施,因河蟹具有很强的攀爬能力,要求拦围材料必须光滑坚硬。稻田养蟹的防逃设施采用感光胶片、塑料薄膜、油毡等材料,在距田埂1米左右圈一周高度为30~40厘米的防逃设施。
    (3)修好进排水口:为了保证河蟹栖息水质的清新,必须设进排水口。要求进排水通稻田设防护栏栅,也可以用密眼铁丝网拦截。防护栏栅规格为宽1米、高0.8米、孔径0.2厘米,这样既可避免河蟹从进排水口逃,又可以增加过水面积,控制稻田水位。
    2.稻田选择和蟹种放养 宜选耐肥力强,秸秆坚硬,不易倒伏,抗病力强的丰产水稻品种。6月初左右插秧,水稻栽植采用30厘米×13.3厘米规格,每墩4~5株,每公顷33万墩,基本苗150万株左右。6月28日投放蟹苗,蟹苗规格为每千克3000个,每公顷投苗4.95万个左右。
    3.清田防野 5月中旬稻田施基肥后每公顷用375千克的生石灰溶化成浆遍洒, 以消灭鳝鱼、泥鳅等敌害,待药性消失(6~8天)后,灌水耙平准备插秧。
    4.饲养管理
    (1)水位水质的管理:田水由插秧时的5~6厘米随着稻株的生长逐渐加深到10厘米,且保持水位,水质保持清新,pH值应控制在7~7.9,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高温季节4~5天应加注1次新水。
    (2)防逃:平时勤观察,发现防逃设施出现漏洞及时弥补,特别是大雨时应及时排水,防止田埂出现漏洞。
    (3)饲养:
    ①补充投饵:在稻田饲料不足的情况下应补充投饵,投放的饵料以豆渣为主,搭配陆生鲜草、青菜、玉米、泥鳅及屠宰物的下脚料等。投喂时将豆渣、玉米、泥鳅等捣成糊状,加1%~2%的食盐,每天投喂1次。投喂量可视前一天池中食物被摄食的程度进行调整,如池中有剩物,说明投喂过量应减少投喂,反之应增加。由于河蟹适于夜间活动特别是后半夜更加活跃,因此投饵应在傍晚进行,地点应在稻田接近水位线的沟坡上,每次地点固定,以养成河蟹定时定点觅食的习惯,以便于检查掌握河蟹摄食情况。另外在生长旺季要提高饵料质量。
    ②施肥:投苗前15天施分蘖肥,每公顷尿素150千克。7月底施蘖肥,每公顷尿素75千克。施肥时要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一次施半块,并注意不使化肥施在深水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