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尾斗鱼
圆尾斗鱼:别名钱爿_黑老婆_草鞋底_火烧鰟鮍_睛斑斗鱼,为鲈形目、丝足鲈科、斗鱼属、斗鱼系列品种,原产于亚洲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我国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北的湖泊、池塘、沟渠、稻田等静水环境中。1842年命名。小型鱼类,体长不超过13cm,以挠足类、轮虫、水生昆虫为食。除正常呼吸器官之外,还长有褶鳃,可吞咽空气,吸收氧气。生性好斗,而且偶尔会攻击其他的小型鱼类,不能与体型太小,游动缓慢的鱼类混养。当然为了避免成为大型食肉性鱼类的“点心”,也不可以将它和这些过于凶猛的大型鱼类共同饲养。
我国本土原生斗鱼,自然环境中主要以稻田害虫及孑孓为食,是一种有益鱼类。它以艳丽的体色,好斗的本性而为人们所喜爱。它吐泡筑巢,守护幼鱼的天性更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是玩赏性极强的的可爱小精灵。
生存环境:中性
最大长度:13cm
形状分类:椭圆
颜色分类:红色_蓝色
活动区域:中下
饲养难度:较易
性情习性:好斗_孤僻
适宜温度:23℃±4℃
酸碱范围:6.8±0.4
硬度范围:10±4
寿命年限:5年
食物饲料:活饵
圆尾斗鱼形态特征 >
体侧扁,呈长椭圆形,背腹凸出,略呈浅弧形。头侧扁。吻短突,口小,上位,口裂斜,下颌略突出。眼大而圆,侧上位。眶前骨下缘前部游离,具弱锯齿,后部盖于皮下。胸鳍圆形,较短小。腹鳍胸位,起点略前于胸鳍起点,外侧第一鳍条延长成丝状。尾鳍圆形。体侧暗褐色,有的暗灰色,有不明显黑色横带数条。鳃盖骨后缘具一蓝色眼状斑块,小于眼径。体侧各鳞片后部有黑色边缘。背鳍、臀鳍及腹鳍暗灰色,胸鳍浅灰色。
圆尾斗鱼饲养方法 >
肉食性为主,人工饲养条件下,幼鱼以草履虫、醋虫等活食作为开口饲料,长到3厘米左右就可以接受人工饲料了。从野外沟渠中捕获的或购得的健康圆尾斗鱼均可人工饲喂。用于饲养的鱼体一定要具备色泽鲜艳,体表无损伤,且游动有活力的特征。若鱼体不够健康,在饲养的过程中易染病死亡。喜欢幽暗环境,可在缸内植入金鱼藻、黑藻,在缸底放入千层石、鹅卵石,有利于营造隐蔽的环境。如果长期在明亮的地方饲养不利于圆尾斗鱼的发色。
圆尾斗鱼雌雄分辨 >
雄鱼常比雌鱼体色鲜艳,背鳍和臀鳍后部鳍条更为延长。
圆尾斗鱼繁殖方式 >
卵生。产卵期为5-7月,卵浮性。产卵前,雄鱼先选择一处水面平静避风的地方,由口吐成一个表面隆起或略平扁的泡巢。雌鱼接近雄鱼,横卧身体,雄鱼随即紧贴雌鱼,并把雌鱼的身体倒转过来,使其腹部朝上,雄鱼贴在雌鱼的上面。此时雌雄鱼各排出卵子和精子。由于卵子比水重,卵子在水中往下沉,此时的雄鱼会用口接住,把卵粘着在浮巢下面。整个过程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