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行业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各种龙鱼原产地探源

编辑:壶中酒  时间:2019-11-30   浏览:

血红龙:

  它的分布一般是在卡普林斯河流域的中上游较为广扩的潭区或小湖区,血红龙的特征可以从二方面来辨识,体型与鳞片的表现,在体型上,一般以圆钝炮弹型居多,会有这样的体型表现主要系因为生长环境的关系,血红龙的猎食行为以速度追食为主,所以需要较为流线的体型,它们的主食为小鱼及小虾等水生动物,在鳞片的表现上面,血红龙的主色系分为三次发色模式,主色会盖满整片鳞片,但它的发色一般以黄橘开始,小鱼整只黄黄的,很容易与黄金红龙混淆,差异仍在于鳞片的表现上,若仔细观察第一次开始发色的血红龙,我们可以发现他的鳞片上的黄色相当厚实,盖过整个底色,而黄金红龙则没有这样的表现,而且血红龙的发色是呈现整只发色的模式,所以一开始并不讨喜,简直是养只黄龙,当饲养到幼龙成长为亚成龙时,会发第二次色,此时在厚厚黄黄的鳞色上,会再发出一层橘红色的色彩,在这个时期,有人会认为它是只橘红龙,而这个色系会持续至八至九岁,当最后一次发色时,会在第二次发色的橘上整个转变为深红色,才完成整个发色,时间上是很长的,但也因为这个原因,并不受市场欢迎,而走出种鱼的行例之中。道理很简单,当贸易商至鱼场选鱼时,谁会希望挑到一只整只黄黄的小鱼,当一线水族馆捉这类的鱼去卖时,跟顾客说养到最后一定红,谁会相信?所以以前有些故事,当鱼只养了几年后还不红,饲主拿回水馆换鱼,没想到几个月后,这鱼发出整片的大红色,这说明了血红龙后期发色的原理。因为走出鱼场种鱼繁殖行例,目前血红龙幼鱼极为稀少。

辣椒红龙:

  分布于卡并林斯河中游,以表现可以区分辣椒红龙与绿皮辣椒红龙,在以往的分系之中,辣椒系的红龙被归为橘红龙系列,那是因为与血红龙相较之下,他们没法如同血红龙般有深重的暗红色主色,真正拿印刷色卡去比较任何辣椒红龙,我们可以发现确实如此,即使如此辣椒红龙却成为取代血红龙的主力种鱼,这是因为一般的辣椒红龙它的发色,第一次发色便可以有橘红的表现,这对于感观为主的观赏鱼市场而言,能够让人较有信心购买,另一方面,辣椒红龙的底色以绿为主,在将来发色到达顚峰时,不论主色发出的是橘红色或是鲜红色,在对比的视觉感观上,确实比血红龙还有看头,辣椒红龙的二种分系之中,有分为绿背的一般辣椒,这类的鱼只我们发现他们的发色是较为快速且第一次发色便能以橘红色彩呈现,而绿皮系的辣椒则不同,所谓的绿皮辣椒指的是每片发色的鳞片,均能红绿对比,这类的鱼只,与血红龙有几乎相同的特性,他们的发色一般较慢,幼龙一开始也几乎是橘黄为始,要到第二次幼鱼转亚成鱼时才会发出橘红色系,这是在正常养殖的情况之下。

斑加红龙:

  这是以流域地名命名的鱼种,又称为”班扎尔马新红龙”这是在西加里曼丹班扎尔马新地区流域之中所产出的龙鱼,简称为班加红龙,这类的龙鱼鳞片有三种色彩,但外框并不会发色,他的内框为粉红色系,底斑形状与红龙相同,为马蹄形状,尾与各鳍会随成长而由红转为鲜黄色,因为内框会呈现粉红色系,而被归类为红龙,它们小时候很容易与红龙小鱼混为一谈,因为若不细看,光看三鳍的红色,会认为是红龙的幼鱼,这是在选购上所必需注意到的事项。

青龙:

  一般分布很广,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乃至辽国,有一说是菲律宾也有,但小弟没见过,青龙乍看之下与斑加很类似,但它的主要差异在于它不像班加一样,有粉红色的内框,各鳍色亦呈青绿色,整只鱼以体色上的青斑颇为明显且具有代表性,然随环境而不尽相同,青龙中较有名的NAMI青龙,是具有虫纹鳃盖,当时于网络上发布时,引起一时的震撼,然一同研究的朋友屏东陈先生却有发现,他的论点是可供考的,陈先生认为,这类的青龙应是与野放的过背金龙杂交而生的鱼种,因为有些过背金龙也同时具有鳃盖纹特征,然就生物演化的过程上来看,若并非杂交而生的,那么他有可能是过背金龙的演化证据之一,无论如何?我们并没有确实的证据可以证实这样的观点,而仅能停留于推论上罢了,而市面上有些水族馆会将青龙称为黄尾金龙,事实上只是为了名称好听些,较好卖而命名。

红尾金龙:

  实际应称为苏门答腊金龙,同样也是以区域命名的鱼只,其分布于苏门答腊群岛某些特定流域之中,因要与马来西亚金龙(过背金龙区分)而命名为红尾金龙,事实上金龙系的鱼只,并不是红尾的,不论是马来西亚或苏门答腊,他们同样有尾鳍1/3上黑的特征,与马来西亚金龙的差异在于其鳞片高度没法全部跨越背部,而仅能到达四排至五排。

马来西亚金龙:

  马来西亚金龙又称为过背金龙,其产区为马来西亚地区,主要原生产区为八丁燕镇区与布奇美拉区域,它们的特征为亮鳞五排以上并能跨越背部(不一定能每片跨过),背鳍下的鳞区饱满,除此之外,鳞片的表现方式与苏门答腊金龙不同,色彩的变化因角度不同而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