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土地生物唐向阳详解河蟹养殖四大关键问题?
编辑:唐向阳 时间:2018-06-12 浏览:
南京金土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蟹事业部技术总监唐向阳
2015年2月8日晚7点,《当代水产》杂志社携手腾氏水产商务网诚挚邀请南京金土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蟹事业部技术总监唐向阳为大家带来精彩讲座。课题为河蟹养殖四个关键点。
感谢唐老师辛苦授课。为了能够让更多朋友共享到这难得的经验结晶,小编特地做了详细的课堂笔记,希望听了课的同学有一份完整的复习资料,没有听到课的童鞋们也能回家自行学习。再次感谢唐老师!以下是他的上课笔记,赶紧收藏吧!
河蟹池塘
水草
1第一关键点:苗种
首先,我们从苗种说起。对于苗种的挑选,以前我们可能仅仅从颜色和活力去判断。通过我们的总结,苗种不应单单从它的外表来判断,而是应该通过整体来判断。首先从苗池的水环境,再从苗种在池塘中的健康状态,以及生长性状来进行对苗种的分析。
我们在挑选螃蟹苗种的过程中,首先要去看塘口。第一看苗种塘的水质,优质的苗种池的水质应该是清淡的,而不能太肥。如果水质过肥呈老绿色,河蟹苗种很可能会滋生纤毛虫;水不能太清,太清说明苗种的产量比较低。另外,苗种池中,水花生上青苔的附着不能多,如果水花生上青苔附着多了,说明苗种的产量也不会高。
1.1苗种的挑选
第一,优良的苗种是从优质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不建议挑选水质发黑、发红或老绿的池塘所培育出来的苗种。目前江苏省的苗种基地包括如东、启东、崇明以及通州;安微宣城地区的水阳镇也是比较大的苗种培养基地。近年来成蟹区苗种自繁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我们通过对池塘的观察,发现苗种池除了种植水花生以外,另外再种植大头翁的池塘水质较为优良,苗种存活率相对更高。在这种环境下生长出来的河蟹鳃丝是比较干净的。因此我们拿苗种时要特别注意苗池水环境方面。
第二,从产量来说,苗种的产量如果能达到150kg每亩,说明苗种在生长过程中是比较健康的。此外,螃蟹食线一定要清晰,体色发亮而不是发黄或发红,烂肢比例不要超过5%,第二附肢弯曲时充分超过眼眶,既宽又长为最佳。
如果选择优良环境下培养出来的苗种,然后选择食线清晰,健壮、甲壳光亮度比较好的苗种,成活率是有保障的。
有些养殖户通常拿不同池塘的苗种,混养在自己的池塘,这也是规避苗种风险的办法。
如果把握这两点来挑选苗种,即环境与苗种本身质量这两方面,正常情况下存活率不会低于50%。
目前河蟹养殖中严重的病害仅有抖抖病和水瘪子病,像比较难治的抖抖病现在已找到了比较好的预防方法,如兴化地区在清塘时使用菊酯类或养殖过程中用敌百虫。关于水瘪子病目前也找到了预防的方法,其造成的损失应该也能在可控范围内。所以说把握住了苗种以及池塘环境,螃蟹养殖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1.2苗种的放养
苗种放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苗种,放在不同的池塘里养,存活率也会相差很大。这就是关于河蟹苗种正确的放养的问题。很多地方除了在当地拿苗种,还有很多在外地拿苗种,而外地苗种常常是夜间放养。
我提倡白天放苗。因为苗种放养都是在寒冷的冬季,夜里水温特别低,一般我们都是通过面包车把苗运回来,那么面包车里的温度与夜里池塘的水温相差是非常大的,因而会对苗种造成比较强烈的应激。
另外,苗种放养前一定要把水质调节好。我建议在放苗前两天用月桂基盐类全池泼洒,解毒以及稳定水质。再者,提倡深水放苗,因为天气温差大,浅水更容易受到温差的影响,河蟹苗种的应激反应就更严重了。因此我们提倡前期深水放苗。
外地苗种入池以后,应该泼撒抗应激产品。我们做过统计和对比,一样的苗种放在不同的池塘里面,不泼洒抗应激产品,常常出现蟹苗吊网或者上岸的情况,泼洒了抗应激产品的蟹苗吊网或上岸情况就很少。因此放苗后我建议大家泼洒抗应激产品,尤其是外地苗就更有必要泼洒抗应激产品。
冬天蟹苗放养池塘后,很多养殖户就置之不理了,他们认为苗种在冬天不需要喂料。实际上蟹苗在没有特别低温的情况下,一定要在5~7d内喂一次料,这样才能保证蟹苗健康的体质。同时在饲料中放一些助消化的诱食产品,能使螃蟹及时恢复体质,有利于营养的积累和促进第一次顺利蜕壳。
另外,建议定期泼撒氨基酸类的产品,螃蟹可以在摄食量比较少情况下通过鳃部吸收水中的营养。大家可以发现泼了氨基酸以后,苗种甲壳光亮。
我们在这几方面都处理比较好的情况下,有时还会发现第一、第二壳出现死苗,比如近年出现的顶壳、拉脚等现象。如果发现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重视起来。如果不重视,年终的成活率很可能只有10%~20%。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及时检测水质,看看水质中氨氮、亚硝酸盐、pH这些指标是否正常。其次必须加高水位,再坚持泼洒葡萄糖、维生素以增强蟹苗的体质。
通过以上调理以后,我们应该根据顶壳和拉脚的数量来进行补苗,补苗数量一般为300~500只/亩。很多养殖户放苗以后,在蜕第一次壳第二次壳之前没有认真观察,这是很严重的错误。发生过顶壳、拉脚及不明死亡原因的这些塘口,到高峰期喂料一定要注意。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去喂料很可能就造成浪费和水污染。
总结一下,选苗种首先要先从环境上判断苗种质量的优劣,然后再从苗种本身质量来考虑,比如会不会有空肠、肝坏死等病症。另外在放养前以及放养过程中,一定把水质处理好,做好抗应激工作。如果发生过顶壳、拉脚及不明死亡的现象,一定要认真的采取措施并补苗,这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最重要一步。
2养殖模式:虾蟹、特种鱼和蟹混养
2014年大规格的河蟹价格是2013年的一半,但是很多养殖户也赚了钱。在常州、无锡地区部分养殖户也赚了8,000多元甚至上万元一亩。在价格大幅度下跌的情况下,他们依然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是因为采取了混养。他们混养的河蟹和青虾密度都比较高,配备了良好的增氧设备。青虾可以卖到3,000~5,000元/亩,螃蟹则可以卖到10,000元/亩,而综合成本也只有5,000多元。
因此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建议采取虾蟹混养,或者蟹和特种鱼混养。养殖单一品种风险非常大,池塘的利用率比较低。适当提高密度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通过增氧措施和水质调控技术的运用,能实现高密度高产量高效益的目标。对于鱼蟹混养,建议蟹和鳜鱼混养或者蟹和沙塘鳢混养。
虾蟹混养塘如果运用合理的养殖技术,可以自繁青虾。在5月以后,青虾产仔阶段通过调水,肥水,增氧等技术使青虾苗存活率大大提高。这样到第2年春天就可以卖高价青虾了。
我们也提倡多品种水草混栽。有些水草是低温性的品种,比如伊乐藻,有些品种是高温性的,比如轮叶黑藻,苦草,我们把它混合搭配起来。春天的时候发挥伊乐藻的优势,夏天高温的时候发挥轮叶黑藻、苦草的优势,这些水草可以净化水质,促进池塘物质循环。
3第二关键点:水草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河蟹池塘中水草问题。河蟹养殖在这近7、8年取得大的突破。2007年以前75kg的亩产量就是高产了。而近年来最高的产量已达到250kg多,100kg的亩产是则相当普遍。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突破呢,因为2007年以前,伊乐藻养护是个难题,一到夏天伊乐藻容易腐烂导致螃蟹大量死亡。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养殖户终于找到了护理水草的方法。
这些年渔药厂也通过不断地研究,找到了影响河蟹池塘水草最重要的因素,即青苔的问题。以前杀灭青苔的方法主要用硫酸铜、漂白粉,这类东西杀灭青苔的同时,往往也给水草造成了致命的伤害。目前杀灭河蟹池塘青苔安全高效的方法就是使用“草爽”等产品,可以确保对水草无害。
3.1伊乐藻要前抑后扬
通过药厂的努力,青苔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目前的问题是怎样保持伊乐藻旺盛的生命力以及怎样打破其在高温时休眠的状态。对此,养殖户找到了方法,即割草。到了5月,伊乐藻进入了衰败期。我们应该提前把水草能割的割掉。割完水草以后,水草重新生长,恢复了生命力。
总而言之就是前抑后扬的调控原则。前期在水草生长处旺盛的时候抑制它的生长,当后期水草进入休眠状态时,我们要打破它的休眠状态,让它保持良好的净水能力。
前期抑制的方法有控制水位,因为水草特别是伊乐藻,随着水位的加高,它就不断的往上生长,如果水位控制住,它的生长优势就难以体现出来。另外,就是通过人为割草,包括用推刀和拖刀。这也是非常讲究的,水深的池塘一般选用拖刀,水浅或水草旺盛的池塘则可以用推刀。因为推刀会把很多水草连根推起,而拖刀有缝隙,水草不会完全被拖起。水深的池塘或者水草生长不旺盛的池塘,如果用了推刀以后,水草可能就难以恢复生长;如果用拖刀,水草可以较快地恢复生命力。
但是拖刀也有缺点,因为拖刀的刀缝里面,拖的过程会留下很多剩余水草,而这剩余的水草很快就会生长起来。如果控制或掌握不了,就达不到前期抑制的效果。
后养殖是怎样操作的呢,养殖户一般通过定期用生物菌或者护草产品的方法促进水草的生长。如果水质情况调控得比较好或者护草产品运用得比较合理,就可以打破伊乐草的休眠状态,使伊乐藻在温度较高情况下依然保持净水能力。
3.2如何人为控草
割草需要的人工成本比较高,像苏南地区一天的工钱达到150~200元。因此我们研究出了控草产品,在前期水草旺盛的时候,我们不是通过割草或控水位的方法来抑制它,而是通过控草产品来抑制。
通过4年的运用,控草产品已完全可以达到前期抑制水草,水草整年形成水下森林的目标。但是控草产品需要跟割草结合起来,使割草次数减少。如果不使用控草产品,伊乐藻要割3~4刀才能使其在夏天保持净水能力。如果运用控草技术一般割1刀就可以了。多次割草的成本是非常大的,而且割草是有风险的,因为割草方法掌握不好或者水草的生命力不旺盛,很可能割了以后水草就不能生长了。
这是目前的伊乐藻维护的主流方法,即控割结合前抑后扬。
在目前养殖模式中,轮叶黑藻和苦草也运用得比较多,比如兴化地区以苦草为主,搭配伊乐藻;高淳地区以轮叶黑藻、苦草为主,搭配伊乐藻。我们针对轮叶黑藻、苦草的调控原则是前期护理促进与后期抑制。因为轮叶黑藻和苦草是高温品种,前期生长慢,到了高温季节生长加快。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个问题,如果缺乏人为调节,它会覆盖水面,以至于水底没有光照,池塘不能形成风浪,不利于增加池塘溶氧量。因此轮叶黑藻和苦草成势后也需及时运用控割技术。
3.3割草前后注意事项
割草前后的注意事项也十分重要,如果水草割得不好可能会造成无草的局面,如果不割,则会造成水草腐烂、断根或池塘缺氧的现象。我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割草要避开蜕壳高峰期。河蟹蜕壳需要安静的环境,蜕壳期身体比较柔软,割草可能会误伤到螃蟹。割草时经常会出现螃蟹中间被一批两半的现象。
第二,水草生长状态欠佳的时候,比如出现水草叶面长毛的情况,必须把水草状态调节好才能割草。水草叶面不能生泥垢或者发黄与萎缩。在割草前,水草状态不好,可以用一些护草的或者EM菌之类的产品把水草的状态调节好。因此只有在水草状态好的时候,水草被割后才能恢复。
第三、割草后,必须要及时用月桂基类解毒,因为割草以后,水草的净水能力下降。如果不去及时护理水草的伤口,水草很可能就会出现挂脏或刚毛藻附着,那么水草就可能恢复不了状态。因此割草以后一定要做好解毒改底的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池塘水质状况,收敛水草伤口,帮助水草恢复生命力。
第四、高密度养殖必须分批割草,特别是今年放养密度大幅度增加。螃蟹密度高,造成水草的压力大。大量割水草会使水草来不及恢复,所以就必须割一批留一批,等另外一批恢复生长了,再把原先的一批割掉。
3.4水草常见问题
水草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是叶面长毛,第二是叶面长垢,第三是烂根,第四是茎叶细小、抗逆性差,第五是吃草虫的破坏。
关于叶面长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丝状藻类附着,还有纤毛虫、单胞藻之类的附着,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第二是叶面长垢,顾名思义就是水中悬浮物附在水草叶面上。在水质不良或者水草净化能力下降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
第三是关于烂根的问题,如果出现底层缺氧,或者水质腐败,会使水草的根系受到影响,另外水草缺氧,都会出现烂根的情况。烂根以后水草就会上浮。伊乐藻或轮叶黑藻上浮以后就容易腐烂。
第四是茎叶细小,抗逆性差。现在伊乐藻品种退化了,以前伊乐藻的茎叶有1cm粗。现在变得很细且经不起晒,温度升高会使其萎缩,叶面变脏且容易生丝状藻。
第五个是关于吃草虫的问题,螃蟹池塘生态系统不健全,昆虫在水草上产卵,产卵以后生成幼虫缺少天敌。我们处理的方法就是会用阿维之类来喷洒在水草叶面上阻止幼虫大量繁殖。如果不加以控制整个池塘的水草都会被害虫吃掉。
3.5水草在养虾中的运用
河蟹养殖在2006年以前是不成熟的,每年有盈利的养殖户在30%以内,其余的都是平本或者亏本的。2006年后这种情况就开始改变了,就算2014年的螃蟹行情相对差的时候,但是无锡、常州地区也有50%以上的养殖户赚钱,最大的原因是螃蟹水草的问题被攻克了,可以说河蟹养殖的成功就是水草养护的成功。
另外,江苏、浙江的青虾养殖比较多,以前亩产50kg多,现在提高到亩产100kg多。甚至在虾蟹混养塘里,螃蟹能亩产150kg,大虾小虾加起来也有100kg多,而单养的青虾最高产可达到75kg。这也是种草养虾技术带来的结果。
现在苏南地区有很多的青虾塘都种植着轮叶黑藻,这能保障青虾养殖的成功率。
我建议在南美白对虾池塘种草,因为在单一的藻型池塘,藻类更新速度快、稳定性差、容易死亡。在台风或者暴雨以后,白对虾就容易出现病害,这是因为藻类死亡和池底上翻,虾类严重应激。其实种草就相当于盖房子,使得池塘底质不上翻,保持池塘生态稳定,虾类应激大大减轻。另外,水草可以净化
水质、底质,保持良好的池塘环境。
实际上在白对虾池塘种草已经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实施的人比较少,最主要的问题是草型池塘pH值偏高,放苗初期存活率低。我认为如果养殖户只要把控制河蟹池塘水草的方法掌握好,并运用到养殖白对虾上,养虾的成功率会提高。轮叶黑藻的维生素比较丰富,它富含甾醇、黄酮类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如今种草养殖罗氏沼虾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建议大家尝试种草,然后配合养适量的草鱼来养南美白对虾。因为草鱼可以摄食部分水草,防止水草疯长。和养青虾一样,把水草控制在30%~40%以下,这样是比较理想的。此外,草鱼还能吃掉一些病虾。这种模式符合我们生态养殖,属于立体混养的模式,可以降低养殖风险。预测未来南美白对虾主流养殖模式一是立体生态混养、二是工厂化可控养殖。
4第三关键点:管理
接下来我们介绍河蟹不同养殖阶段水质管理要点。螃蟹养殖最开始提倡清水养蟹,通过多年养殖摸索,目前的模式是前期肥水中后期清水。因为一般前期水质清瘦,池塘就容易生青苔,同时池塘水温对比肥水池塘水温要低,螃蟹摄食量和体质恢复会受到影响。所以提倡前期肥水,达到促进虾蟹摄食及蜕壳的目的。到五月份以后,一定要提高水体透明度,有助于发挥水草的光合作用。
如果水质过肥,水草中下层的光合作用不足就容易出现腐烂和黑根现象。另外,螃蟹是通过蜕壳生长的,如果水肥度过大,底层溶氧不足,会造成螃蟹缺氧,使得蜕壳的翻倍率下降。
从保护水草角度以及促进河蟹蜕壳成功率来讲,中后期的透明度一定要逐渐提高到50cm,甚至1m以上。在实际生长中我们一般通过芽孢杆菌等这些产品来保持水质清爽,处理好水草。
只要能把水草养护好,并每亩投放500kg以上的螺蛳,就可以维持水体较高的透明度。
关于梅雨季节的管理问题,很多养殖户都会疏忽,很多养殖户认为螃蟹不怕雨水多。但是很多池塘梅雨过后水草出现坏根和烂根及水草上浮的情况。因为梅雨季节光照不足造成底层溶氧不足,会使厌氧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乙酸从而造成烂根。
因此梅雨季节一定要加强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增氧,通过管道增氧,促进水体的流动来提高水底的溶氧量,以保证水草不会因为光照不足而出现烂根、缺氧、烂根脱根等现象。
溶氧也是关键问题,不过相对养殖白对虾,溶氧不足对于螃蟹的危害没那么严重。螃蟹池塘里溶氧低了以后,螃蟹会爬上草头,可能不会造成大量的螃蟹死亡,但是会造成螃蟹规格偏小或偷死。现在很多养殖户都采取高密度养殖,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螃蟹规格大、产量高,必须要提高池塘的溶氧量。
实际上很多养殖户都采用以下三种方法,第1种方法是通过底层管道增氧,底层管道增氧经过了几次的改进,初期是在塑料管上面打洞,有一定效果但不明显。
目前管道增氧器是通过在塑料管上加一节纳米管,纳米管出来的气泡很小,使其面积比较大且不会过多发热,因此利用率比较高。
第二种方法则是水车增氧机的使用。它可以使水流动,起到增氧和散热的效果。小面积的池塘可以采取深井水降温,这是养殖户用得比较多且效果比较好的方法,它可减少水分的蒸发,同时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
第三个种方法是普拉赫技术的运用。它能打破氢键增大水分子间隙,能彻底改善池塘环境和增加池塘的溶氧量。
5第四关键点:饵料
接下来我谈谈关于饵料的问题。要想螃蟹产量高、规格大,仅在苗种、水质、水草方面做好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注重饵料的选择。
目前各个地区喂料模式不一样,比如兴化地区以饲料为主;高淳采取冰鱼加玉米等杂粮的喂料模式;而在无锡地区,有的养殖户采取饲料喂养,有的养殖户也是采取玉米加冰鱼的模式。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鱼和饲料搭配使用,对螃蟹的规格是最有帮助的。因为螃蟹蜕壳必须要靠蜕皮酮,而蜕皮酮是必须通过螃蟹摄食动物性蛋白才能合成的。如果只投喂颗粒饲料,需要达到40个蛋白以上才能满足螃蟹所需的动物性蛋白,但是如今鱼粉的价格越来越高,从而动物性蛋白的比率很难提高。因此在投喂低蛋白饲料的塘口,第四、五壳一定要添加部分冰鲜鱼。
另外关于饲料利用率的问题。大家都知道,饵料利用率不会超过40%,其余部分会变成残饵粪便,从而污染水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想办法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即提高它的转化率与吸收率。在养殖过程中,使用酵母菌和雪莲菌拌料,效果还是不错的。定期放酵母菌、雪莲菌以后,你会发现螃蟹的食线比较粗壮,粪便很细腻。把螃蟹腹部掀开了看,如果肠道里面特别是后肠还是饲料的颜色,这说明消化不充分。
综上所述,我认为河蟹养殖成功的四大关键点包括苗种、水草、管理以及饵料。
1、来源:腾氏水产商务网-当代水产杂志社
2、作者:主讲/唐向阳(南京金土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文/本刊编辑部整理
3、腾氏水产商务网微信号:tsfish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河蟹池塘螺蛳科学放养技术
- 软壳蟹是什么蟹?软壳蟹全身都能吃吗?
-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方法,河蟹怎么养?
- 河蟹养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有哪些?河蟹放养前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养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较好,太深有什么坏处?
- 别让快到手的钱财毁于最后冲刺这一段,螃蟹上市前关键管控预警
- 【技术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 【技术分享】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 河蟹五壳关头,如何争取再冲一波?
- 一线养殖者的总结,河蟹养殖9、10月份生产管理要点
- 螃蟹出现伤亡是一天就出现的吗?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 高温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夺命水草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 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长蓝藻了吧!
-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 同样是螃蟹,为何吃料量相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