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小满后,许多养殖户都反应最近河蟹吃料非常差,不管是投喂小鱼还是商品饲料、粗饲料,河蟹不怎么吃,草上、周围浅滩处及料台上大量剩饵,造成浪费、败坏水质。
其实这种情况经常发生,跟水质、天气及河蟹本身的代谢能力有关,河蟹属杂食性,光靠吃池底的腐殖质、螺蛳、水草等动植物就能存活一段时间,因此偶尔不上来吃料不必担心,但若长时间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引起重视。
笔者通过调查走访,总结出以下几点常见原因:
1、螺蛳过多。清明时节螺蛳投得过多(600斤/亩以上),一方面导致水质难肥透明度极高,光照过强,河蟹天生惰性、惧强光,长时间伏于水底,活动量少,觅食行为减少;另一方面螺蛳前期繁殖导致中期底部大量螺蛳(特别是幼体,皮脆肉嫩,蟹喜食),相比于传统精粗饲料河蟹更爱吃螺蛳,出现不吃料的情况。
2、水温低。今年前期气温较低,持续时间长,河蟹新陈代谢能力差,蜕壳较同期稍晚,并且长时间在低温水体环境中,活动量大大减少,导致食欲不佳,吃食减少。
3、青苔过多。水草上及四周浅滩处大量青苔,导致饵料投下去后河蟹摄食不到,活动范围受限,体质差及规格小的河蟹进了青苔丛往往就出不来了。
4、水草过密。许多养殖户水草种植量过大、过密,导致饵料投不下去,大多投在上层水草上,河蟹有抱食习惯,需要遮蔽物,投喂于水体表层(上层水草)的饵料吃不到。
5、应激反应重。近期天气十分不稳定,冷热交替,加上前期水位浅,温差、PH波动大,导致河蟹应激反应重,将水搅浑,处于应激状态下的河蟹很少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