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苗泡苗工作,你真的做好了吗?
编辑: 时间:2018-06-12 浏览:293
很多河蟹养殖朋友对河蟹的养殖管理越来越精细化,在每一个养殖环节都力求做的更好。早期在河蟹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户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选择好的苗种。河蟹苗子好坏直接关系到河蟹的产量和养成规格。选好了苗种我们在放苗过程都会给河蟹苗种进行泡苗。泡苗的主要作用有哪些呢?以及我们在河蟹泡苗过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泡苗的的主要作用:杀灭蟹苗身上的原苗塘的有毒有害病菌,病毒。减少在成蟹塘的发病几率。苗种浸泡过程中通过吐水将鳃中的污渍,泥质等透洗干净,有助于河蟹下塘后的成活率。
在泡苗的时候要注意的是水体的多少,蟹苗的数量,以及泡多长时间?这里核心的思想在于在泡苗过程不能缺氧为首要。毕竟苗子是高价买来的。怎么来科学的规划河蟹的泡苗的过程。这里举100头/斤的一万只苗为例。养殖动物的体重和耗氧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耗氧量=0.2962W0.9082(哲罗鱼的耗氧量和体重的公式,冷水鱼水温和现在的季节水温相似减少温度对耗氧量的影响)。计算1只河蟹苗的耗氧量=0.2962(50.9082)=1.277mg/h.只。由此可以计算出10000只苗的一个小时的耗氧量为1277g。在早期河蟹池塘按照20mg/L计算,维持10000只苗一个小时的水的重量为638.5L水及1277斤水。常规的河蟹塘小船的满载水量400-600斤水。也就是说这点水河蟹苗种只够10000只苗30分钟呼吸。
由此可以得出在兴化常见的河蟹的池塘的在泡苗的过程中建议:3万苗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水体≧600斤;2万苗的不得超过15分钟,水体≧500斤;1万苗不得超过20分钟,水体≧400斤。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在河蟹泡苗过程必须注意浸泡时间,浸泡数量,以及水体多少三者的关系。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少量多次(每次2万只),水要多(大于600斤)泡过一次后下次泡时要换水,浸泡时间为理论数据的50%-60%(5-10分钟)。
在实际泡苗中泡苗时间有长有短,水体溶氧多少不一,可以检测水体的溶氧情况,以及泡苗的水体,泡苗的数量三者计算而来。不可意气用事。合理的泡苗才能将泡苗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不科学的泡苗很可能会导致河蟹苗在浸泡过程缺氧的体质下降,严重的导致河蟹苗的死亡,影响河蟹苗的成活率。
河蟹养殖过程的一些细节工作我们要做好、作对,免得弄巧成拙。
作者:北京水世纪:游龙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河蟹池塘螺蛳科学放养技术
- 软壳蟹是什么蟹?软壳蟹全身都能吃吗?
-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方法,河蟹怎么养?
- 河蟹养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有哪些?河蟹放养前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养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较好,太深有什么坏处?
- 别让快到手的钱财毁于最后冲刺这一段,螃蟹上市前关键管控预警
- 【技术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 【技术分享】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 河蟹五壳关头,如何争取再冲一波?
- 一线养殖者的总结,河蟹养殖9、10月份生产管理要点
- 螃蟹出现伤亡是一天就出现的吗?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 高温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夺命水草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 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长蓝藻了吧!
-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 同样是螃蟹,为何吃料量相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