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苗养殖户要放“白仔”了,你准备好了吗?
编辑:刘汝军 时间:2018-06-12 浏览:
苗种养殖在苏南已经非常普遍和成熟,以兴化为主的苏北等地苗种养殖越来越多,一方面为了自己使用“放心”,另一方面为了增加收益。确实有的苗塘产量高,价格高,每亩地的利润在一万元以上,但有的却产量低,价格很低还卖不出去,这就不仅让我们想到了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苗”。本章内容重在讲解从大眼幼体到扣蟹的培育技术要点。
一、放苗前水体肥度的把握
放苗前池塘经过清塘、消毒,去除老苗和野杂以及有害菌,通过使用1-2次“碧水安”解毒后开始肥水、培虫。这个操作环节的关键点是掌握池塘藻类与“虫子”的生长周期。按照苏北地区正常的温度光照下,肥水产品应该在放苗前7天开始使用,到放苗时是轮虫、枝角类、卤虫相对较多的时间点,为大眼幼体强化营养提供生物饵料(育苗场在蚤状幼体Ⅴ期时通过投放枝角类强化营养)。
需要注意的两个环节是:
1.肥水产品的选择---低氮高碳的肥料,防止肥水过程中产生较高的亚硝酸盐。推荐使用“肥水肽”肥水,在放苗前定期检测水质指标。
2.“虫子”没有培养起来怎么办?如果天气变化大,或者没有掌握好时间导致“虫子”没有培养起来,在放苗前后可以使用“利饵多”,一方面培虫,一方面直接供大眼幼体食用。
二、水草如何搭配
苗塘水草以水花生为主,适当搭配伊乐藻,伊乐藻的主要作用是前期提供溶氧,附着蜕壳,所以数量不要过多,早期伊乐藻数量过多会导致水体溶氧过饱和,易发“气泡病”也就是“飞机苗”。关键点是注意水草密度和水位。苗塘水花生后期的密度控制以及如何防止懒苗是很大的一个操作点,以后会着重讲解,这一个技术点就拉低了我们每亩地接近100斤的产量。
三、如何提高苗种成活率
“白仔”价格根据亲本的不同,营养的强化程度而不同,总之是一分钱一分货。那么“白仔”到塘口后如何提高成活率呢?关键点是:缓解两个应激、一个营养强化。
1.运输应激:“白仔”经过运输如果再赶上天气不好(2017年很多老板放苗时降温下大雨),很容易导致应激反应大,轻则体力不好影响吃料,重则直接沉底。建议在方苗后及时泼洒“激活”,缓解应激。
2.溶氧应激:有增氧管的塘口方苗前两天就要开增氧泵增氧曝气,一方面补充溶氧,一方面将池塘的有害气体和多余的溶氧爆出,防止“缺氧”和“气泡病”。没有增氧管池塘永远体会不到苏南师傅全程增氧700斤/亩产量的感受,增氧决定产量!如果没有增氧设施那就在放苗前后2-3天干撒“底加氧”增氧,尽可能的减少溶氧应激。
3.营养强化:大眼幼体变态前可使用“利饵多”投喂,每天投喂3次。也可配合“破碎料”使用。变态后使用“利苗多”配合颗粒料投喂,没8斤饲料加2斤“利苗多”。变态后2-3天使用“优肽”防病,防止弧菌感染导致吃料少。
还有一个提高苗种成活率的因素就是塘口结构,通常养成蟹需要开沟田面上种草,但蟹苗塘口就不太适合这种结构了,苗塘更适合平底塘或者“锅底”塘育苗。如果你已经常年开沟养苗,建议放苗时将田面的水位加到20-30公分,再放苗。
(平底塘,钢丝线上部增氧管道拍摄于昌荣)
总结:要打造“品牌苗”所需要的工作还有很多,除了优秀遗传性状的亲本,还包括后期的投喂驯化、防病防虫(目前在育苗场的水质检测中大部分苗塘里都有弧菌感染)、蟹苗体质等等影响因素,在后面的养殖过程中将逐步讲解。
上一篇:降雨过后河蟹塘青苔爆发怎么处理? 下一篇:河蟹养殖户如何做好保草工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河蟹池塘螺蛳科学放养技术
- 软壳蟹是什么蟹?软壳蟹全身都能吃吗?
-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方法,河蟹怎么养?
- 河蟹养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有哪些?河蟹放养前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养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较好,太深有什么坏处?
- 别让快到手的钱财毁于最后冲刺这一段,螃蟹上市前关键管控预警
- 【技术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 【技术分享】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 河蟹五壳关头,如何争取再冲一波?
- 一线养殖者的总结,河蟹养殖9、10月份生产管理要点
- 螃蟹出现伤亡是一天就出现的吗?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 高温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夺命水草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 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长蓝藻了吧!
-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 同样是螃蟹,为何吃料量相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