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池塘环境
外源水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池塘呈“回”字型;冬季抽干池水,用生石灰化水清塘消毒,全池泼洒,以除野并杀灭病原生物。清淤晒塘,保持池塘淤泥5cm深,加深加宽环沟水位,使1.5-2m的池塘水深面积占全池面积的40%以上,坡比1:3,用盖塑板或防逃网做成防逃设施。
2、增氧设施的安装
以罗茨鼓风机作为主机,功率配备分别为4、3 kw;罗茨鼓风机出风口处安装镀锌管,支管全部采用PVC材料纳米微孔管,按照“非”字型排列,瀑气盘安装在离池底15 cm的位置。微孔增氧机开启时间视气温、天气、季节等情况而定,正常情况下,于24:00至翌日7:00、12:00-14:00运行,闷热天气为18:00至翌日8:00,连续阴雨天应全天开机增氧。
3、水草栽种及管理
清塘消毒7天后,进行肥水培草。全塘以伊乐藻为主,采用切茎分段扦插,每亩用草量10-15公斤,行间距5-6米,全池栽插,并在伊乐藻中间搭配种植轮叶黑藻、苦草(扁担草)等其他沉水植物。全池水草覆盖率保持在60%左右。水草露出水面要及时打头,割完后用“富草素”并注意改底防止草根腐烂;水草脏时建议先用“绿水解毒安”解毒,再用“利生素”调水,最后再肥草。
4、苗种放养密度
1-2月份亩投放100-200只/公斤的长江水系的蟹苗800-1000只。3月份,放养1000-2000尾/公斤的青虾苗5-10公斤。有条件的地区可在春放虾苗捕捞上市后(7月-8月)进行第二次虾苗放养,亩放量规格为1000-2000尾/公斤的青虾苗 5公斤。
5、投放螺狮
投放的螺蛳要新鲜,否则螺蛳在塘底死亡败坏水质,同时成活螺蛳不足满足不了河蟹全年生长需要。螺蛳下塘前要消毒,清明前后,每亩投放活螺蛳200-250公斤,6-7月份,可补放150-200公斤/亩。
6、饲养管理
应注重饲料质量和饲喂的比例,前期、中期、后期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8%、32%-36%、36%-38%。可以选择大厂家颗粒饲料进行投喂,促进河蟹、青虾规格与品质达到相应的标准。按河蟹体重计算投喂量,前期、中期、后期分别为3%-5%、5%-6%、6%-8%,根据河蟹活动情况和天气灵活控制投喂量做到“四定——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四看——看天气,看季节,看水质,看摄食情况”。前期辅助投喂新鲜小杂鱼,中期投喂冰冻鱼,后期投喂冰冻鱼并搭配玉米、黄豆、小麦等饲料进行催肥,正常情况下9月中下旬可以起捕上市。
7、水质管理
要求水体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池水透明度前期20cm左右,中后期30-40cm,pH值7.5-8.5范围内,氨氮不超过0.2mg/L。一般5-7天注水一次,高温季节每天注水10-15cm,特别是在河蟹蜕壳期。
肥水培草:肥水养青虾,前期用“肥水精华素”+“生物肥爽”进行肥水;水草长势不好时可用“富草素”肥草护草。
控制青苔:先用腐殖酸钠覆盖,再用“利生素”分解死掉的青苔,最后用“肥水膏”肥水;青苔较多时可先用“青苔净”喷洒再处理。
调节水色:使用“利生素”、“强效EM”、“水千金”、“光合细菌”、“速调107”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色;6月份以后保持水质清爽,注意勤改底,可防止蓝藻爆发。
8、病害防治
坚持“外控、内调与合理用药”的生态养殖理念,积极采取“清塘消毒”、“种植水草”、“科学投饵”、“调节水质”等技术措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并注重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每10-15天用“光合细菌”、“强效EM菌”等生物菌全池泼洒,改善水质,同时用生物底质改良剂改良蟹池底质。梅雨结束高温来临之前,扑杀纤毛虫,并进行水体消毒和内服药饵。前期注意投喂充足优质饵料,拌料内服“产酶益生素”+“低聚糖863”+“营养快线”保持水色鲜活嫩爽,勤改底,定期用“菌克27”生物消毒,4月底用“聚维酮碘”连续消毒两次可有效防止青虾红鳃病。中后期注意保肝,建议用“本草固本康”+“肝舒/保肝灵”+“低聚糖863”内服加外泼同时,加强投喂,增强河蟹体质和抗病能力,确保河蟹顺利渡过增重育肥期。
作者:宝来利来水产技术专员 侯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