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蟹育苗期需要防止好五种病害
编辑: 时间:2017-06-16 浏览:
    锯缘青蟹,俗称青蟹,是我国东南沿海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笔者多年来从事青蟹育苗技术研究,在保证生物饵料的基础上,只要控制好青蟹育苗各阶段的病害,就完全可以生产大量的青蟹苗种。现将这些年来在青蟹育苗过程中防治病害的方法总结如下,供参考。
    细菌病
    病原:广泛存在于海水中的致病细菌。N1~N5阶段均可发生此类病害,以N2~N3较为严重,病苗活力下降,多沉于水底,不摄食,胃部没食物,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背刺断裂,快死的幼体体腔内还可以看到细菌。
    防治:预防,在布幼时加入1.5克/立方米~2克/立方米复方新诺明有预防效果。治疗,用2克/立方米复方新诺明每天一次,连续3天,有治疗效果。
    丝状细菌病
    病原:最常见的为毛霉亮发菌(Leu⁃cothrixmu.cot),也叫做发状白丝菌。蚤状幼体及大眼幼体阶段均可发生,菌丝主要附着幼体体表,包括幼体附肢、背刺、头胸甲、鳃丝及口器周围,影响幼体摄食、活动及呼吸。在显微镜下很容易分辨此菌,像头发丝,一端附着,另一端游离,游离部分可见慢速来回摆动。
    防治:预防,育苗用水经过严格的过滤处理,育苗过程中,多采用活饵,活饵在使用前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保持水质清新,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治疗,用利福平0.3克/立方米~0.5克/立方米每天一次,连续用两天效果明显。
    纤毛虫病
    病原:聚缩虫、单缩虫、累枝虫及钟形虫等。肉眼可以看到幼体体表有绒毛状附着物,影响幼体摄食、活动及呼吸。有时在育苗水体中也可以看到绒毛状物悬浮在水中,显微镜下可见钟罩状虫体。
    防治:预防,预防措施同丝状细菌病。治疗,用20毫升/立方米甲醛及1克/立方米制霉素效果较好。
    真菌病
    病原:主要有离壶菌、链壶菌。幼体活力下降,不摄食,肉眼可见受感染的幼体某一部位特别白,死亡个体体色很白,显微镜下可见树枝状的菌丝在幼体体内到处蔓延,有时还能见到成熟的菌丝排放孢子。
    防治:预防,亲蟹经过300毫升/立方米甲醛和1克/立方米氟乐灵各消毒1小时有一定预防效果。治疗,采用0.015克/立方米氟乐灵。不过在使用时一定得把握好时机,最好在真菌菌丝排孢子时加入,杀死孢子,否则难以控制。青蟹育苗过程中因没有控制好真菌病,造成育不出苗来的实例非常多。就目前来说,真菌病在青蟹育苗过程中危害特别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脱壳困难症
    病原:主要由于幼体先天不足或营养不良造成。幼体活力较差、发黑、较瘦,生长速度慢、个体小。
    防治:加强饵料的营养,幼体培育过程中使用的轮虫经过强化后再投喂,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另外在亲蟹的培育过程中注意多投鲜活贝类或活沙蚕,防治幼体先天不足,对防治这种现象的发生有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河蟹池塘螺蛳科学放养技术
- 软壳蟹是什么蟹?软壳蟹全身都能吃吗?
-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方法,河蟹怎么养?
- 河蟹养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有哪些?河蟹放养前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养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较好,太深有什么坏处?
- 别让快到手的钱财毁于最后冲刺这一段,螃蟹上市前关键管控预警
- 【技术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 【技术分享】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 河蟹五壳关头,如何争取再冲一波?
- 一线养殖者的总结,河蟹养殖9、10月份生产管理要点
- 螃蟹出现伤亡是一天就出现的吗?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 高温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夺命水草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 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长蓝藻了吧!
-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 同样是螃蟹,为何吃料量相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