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行业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珍珠赤雷龙、月鳢、孤呆、山花鱼、七星鱼、山斑鱼、七星鳢、点秤鱼、秤星鱼、星光鱼、张公鱼百科图片资料介绍

来源:www.yzjidi.com  编辑:爱琴鱼  时间:2015-06-18   浏览:

珍珠赤雷龙

珍珠赤雷龙_月鳢_孤呆_山花鱼_七星鱼_山斑鱼_七星鳢_点秤鱼_秤星鱼_星光鱼_张公鱼

珍珠赤雷龙:别名月鳢_孤呆_山花鱼_七星鱼_山斑鱼_七星鳢_点秤鱼_秤星鱼_星光鱼_张公鱼,为鲈形目、鳢科、鳢属、雷龙系列品种,原产于亚洲东南部,中国、越南、菲律宾等地。野生于山区溪流,也生活在江河、沟塘等水体。在我国广西、江西、湖北等地研究、驯养下,已成为人工养殖品种,广东有多个大规模人工养殖场。生长较慢,体型不大,重250g左右。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并有生肌、活血等药用价值,受喜爱程度胜于斑鳢,畅销华南、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形态于斑鳢相似,体色以赤褐色为主,腹部有很多珍珠似的鳞片。除营养价值高,被用于食用外,其美丽的体色、强大的生命力和凶猛的性情与南鳢一同,得到了广大原生观赏鱼爱好者的青睐。

生存环境:弱酸
最大长度:30cm
形状分类:圆柱
颜色分类:红色_蓝色
活动区域:底层
饲养难度:中等
性情习性:凶猛
适宜温度:25℃±3℃
酸碱范围:6.8±0.3
硬度范围:7±4
寿命年限:12年
食物饲料:活饵

珍珠赤雷龙形态特征 >

头大而宽扁,吻短而圆钝,口大,鼻管粗大,向前伸过上唇。鳞较大,头顶鳞片扩大,但不规则。头侧鳞片也较大。背鳍和臀鳍基部长,胸鳍和尾鳍均为圆形。无腹鳍。体缘黑色乃至灰黑色,腹部灰白。眼后头侧有2条黑色纵带,伸至鳃盖,上带且弯向胸鳍基底。体侧有7-9条尖端向前的“人”字形横带。尾鳍基底有1黑色眼状斑,斑周珠色或为1圈珠色亮点。印度亚种,珍珠鳞片的数量不是很多而且在背鳍下方有黑色的横向条纹。

珍珠赤雷龙饲养方法 >

有喜阴暗、爱打洞、穴居、集居、残食的生活习性。广温性鱼类,适应性强,最佳生长水温15-28℃。性凶猛,动作迅速,为动物性杂食鱼类,以鱼、虾、水生昆虫等为食,在人工驯养条件下,喜食配合饲料和冰冻鲜鱼。

珍珠赤雷龙雌雄分辨 >

全身布满珠色亮点,背鳍与臀鳍各有多行珠色亮点,尤以雄性更显著。

珍珠赤雷龙繁殖方式 >

性成熟年龄为1冬龄。产卵季节为4-9月,不同地区产卵盛期各不相同。怀卵量2000-8000粒。卵呈圆球形,金黄色。月鳢一年多次产卵,卵黄内有油球,浮性卵。精巢紧贴鳔的腹面两侧,棕黄色。雌、雄亲鱼相互追逐发情,雌鱼排卵,雄鱼射精在卵上,卵聚集成块浮在水面。亲鱼有护卵的本能,直至孵出幼苗。初出膜的鱼苗腹部向上,孵出后第4天能结群游泳,第25天其形态、生活习性与成鱼相同。

内容搜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