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行业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史氏鲟、七粒浮鱼、黑龙江鲟鳇鱼、阿穆尔鲟鱼百科图片资料介绍

来源:www.yzjidi.com  编辑:人鱼少爷  时间:2015-06-18   浏览:

史氏鲟

史氏鲟_七粒浮鱼_黑龙江鲟鳇鱼_阿穆尔鲟鱼

史氏鲟:别名七粒浮鱼_黑龙江鲟鳇鱼_阿穆尔鲟鱼,为鲟形目、鲟科、鲟属、鲟形系列品种,原产于亚洲中国、俄罗斯。1869年命名。冬季游集在深水区越冬,越冬期亦甚活动。成体很少进入浅水区,幼鱼在春季流流解冻后进入浅水水域索饵。2010年IUCN列为极危物种。我国2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个体大、寿命长、幼鱼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集观赏、美食于一体,是我国现存鲟鱼中,最具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品种。性情温驯,喜在砂砾底质的江段底层索饵。黑龙江渔民2016年捕获一条重达400斤的史氏鲟。

生存环境:中性
最大长度:290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青色_棕色
活动区域:底层
饲养难度:较难
性情习性:凶猛
适宜温度:22℃±6℃
酸碱范围:6.8±0.3
硬度范围:12±4
寿命年限:50年
食物饲料:肉食

史氏鲟形态特征 >

体长190-290cm,重可达160kg。体呈长纺锤形,腹扁平,体被五行骨板,背部一行,体侧和腹侧各2行,膏板的行间常有微小骨颗粒,幼鱼体上骨板有向后的棘状突起。四位于头的腹面,呈管状伸缩,唇有皱褶,形似花瓣,腮膜不相连结,口的前方有须2对,横生并列在一条直线上。吻的形状有很大变异,有的呈锐三角形,有的象矛头,吻的腹面,须的前方有若干疣状突起,由此得地方名为七粒浮鱼。背部为黑褐色或灰棕色,人工养殖的个体呈黑色较多,腹部银白色。

史氏鲟饲养方法 >

杂食性,成鱼以水生昆虫及水生昆虫幼体、软体动物、底栖甲壳类、八目鳗幼体等为食,有时摄食小鱼。幼鱼的食物主要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及水生昆虫幼体为主。摄食动作较缓慢,主要依靠触,嗅觉捕食。成鱼摄食能力较强,亲鱼繁殖期间停止摄食。水温4℃开口摄食,超过13℃摄食能力增强,摄食最佳水温为18-22℃。经人工驯化的史氏鲟可食人工配合饲料,饲科的蛋白含量在37-52%之间。

史氏鲟雌雄分辨 >

史氏鲟繁殖方式 >

性成熟晚,雌体9-13龄,雄体6-7龄。繁殖群体分春季洄游型和秋季洄游型两种,春季5-6月黑龙江的繁殖群体游往产卵场当年进行繁殖,秋季洄游型每年8-9月游往产卵场,在产卵场附近活动,等到翌年春季进行产卵繁殖。适宜繁殖水温17-20℃,在水流稳,水深2-3米的沙砾底质江段中产沉黏性卵。怀卵量为3-160万粒,最高可达280万粒,成熟卵粒呈椭圆形,显灰绿色或黑绿色,有光泽和弹性。

内容搜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