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首鲟

高首鲟:别名美洲白鲟,为鲟形目、鲟科、鲟属、鲟形系列品种,原产于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太平洋沿岸地区。野生于支流的汇入口和大坝尾水区等水域,这些水域水较深,可达15m以上,流速低。1836年命名。在尼查科河,高首鲟局限在尼查科河及其支流。美国的高首鲟养殖发展速度较快,在多个鲟鱼养殖场进行高首鲟的工厂化高密度养殖,达到全电脑自动控制的程度,同时使高首鲟的性成熟时间较自然条件下的成熟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雌鲟7-8年开始成熟,并可用来生产鱼子酱。
北美地区最大的鲟鱼种类,是遗传学上相对独立的种群。据说体长最长可长达670cm、重810kg,最大年龄可达80年,这些传说中的数据仍有待验证。其江海洄游为非必需,哥伦比亚河建坝以来,高首鲟已形成了陆封种群。
生存环境:汽水
最大长度:670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褐色_灰色
活动区域:底层
饲养难度:较难
性情习性:凶猛
适宜温度:20℃±4℃
酸碱范围:7±0.4
硬度范围:12±4
寿命年限:80年
食物饲料:肉食
高首鲟形态特征 >
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长占头长的70%以下,吻须4根。吻端锥形,两侧边缘圆形,头部有喷水孔。口呈水平位,开口朝下,吻须圆形。身体最高点不在第一背骨板处,第一背骨板也不是最大的骨板。无背鳍后骨板和臀后骨板。侧骨板比躯干部颜色浅,鳃耙无结节。背部呈灰色至黑色,腹部为白色。骨板之间有星状小骨片。
高首鲟饲养方法 >
个体活动范围通常在10km以内。越冬时,喜栖息在静水水域。洄游从海中进入河流,分秋季型和春季型两个种群。产后亲鱼在夏季和秋季返回河口。在弗雷泽河和哥伦比亚河存在定居型种群。虽然在弗雷泽河河口可以见到高首鲟的亚成体,但它们并不进入海水环境。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圆口类和鱼类为食。
高首鲟雌雄分辨 >
高首鲟繁殖方式 >
初次性成熟雌鲟长95-135cm,15-30年,雄鲟长75-105cm,10-20年龄。雌鲟每2-6年产卵一次,雄鲟每1-2年产卵一次。3-6月产卵,水温10-17℃。在具有卵石和石质底质的深坑处产卵。在14-17℃时,胚胎孵化时间为7-8天。刚出膜的仔鱼1cm。出膜后13天时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