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饲料的培养是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分支。近年来,不少养殖户采用动物性饲料培养来弥补河蟹养殖过程中的饲料不足。
    蟹苗入池到变态的几天里,以摄食浮游生物为主,其中轮虫是优质并易于培育的活饵料。培育轮虫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蟹苗池内以适当密度培育,另一种是在专池高密度培育。
    1.蟹苗池内培育轮虫:在幼蟹培育池中培养轮虫,效果很好。在经过多年养殖的池底淤泥中都贮藏着一定数量的轮虫冬卵,分布在0.5~50厘米厚的淤泥中。在水温18~25℃、池水pH7.5~10范围内,浅水、溶氧高和水质肥的条件下,轮虫可大量发生。培育方法:事先抽干池水,整理修补池埂,池内留水10厘米左右,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50~230克,以清除敌害和提高底泥温度。清塘后5~7天,可用人畜粪作基肥,每平方米0.5~1千克全池泼洒,并注水至30~40厘米,以后每隔1~2天施1次人畜粪,每平方米50克左右。可使轮虫在蟹苗下塘时出现高峰期,即生物量达20~30毫克/升,或每升5000~10000个。测定方法可用量筒、烧杯等以肉眼观测数量,如每毫升水中含有10个小白点,就是每升水中有1万个轮虫。如每升超过100毫克,可用95%晶体敌百虫0.03~0.05毫克/升全池泼洒处理。
    当培育池轮虫(包括枝角类)出现高峰时,必须掌握“火候”适时投放蟹苗。并根据蟹苗的摄食情况,适当补充新水,使轮虫的高峰期维持在1周左右。随着轮虫被大眼幼体摄食,数量逐渐减少,须适当补充一定数量的蛋黄、蛋羹和鱼糜等饵料,并保持培养池水溶氧充足。当大眼幼体变态为Ⅰ期幼蟹后,逐渐由浮游生活变为底栖生活,开始打洞穴居,能用大螯捕获食物,此时已不再摄食轮虫和枝角类等浮游动物。如果培育池仍有大量轮虫,势必造成池水缺氧,影响幼蟹正常呼吸和生长。在大部分变为Ⅰ期幼蟹后,要加大换水量,将轮虫处理掉,以保持水质清新。
    2.专池培育轮虫:地点在幼蟹培育池边角最好,肥水时间可提前半个月,施肥量可加大1~2倍,培育密度可大10倍以上,其他方法同上。待蟹苗入池后,可用密眼抄网抄捕放在幼蟹培育池供蟹苗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