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水温升高、前期残饵粪便的积累,很多河蟹池塘的底质、水质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由于此阶段水温高、气候多变、投料量大、排泄物多污染快,极易导致河蟹体质下降、池塘水质及底质恶化加速、水草的净化作用减弱甚至死亡腐烂、疾病多发且传播迅速等问题出现。不少养殖户往往会因为高温期管理不善而影响河蟹生长,或因病害防治方法不当增加了河蟹死亡率,甚至有的养殖户由于用药不当加速了河蟹死亡或造成药害。即使是新开挖的池塘,也会因为这种因素出现问题,针对高温期的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一、稳定好水草。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高温期水草的好坏,直接决定河蟹养殖的成败。进入高温期,河蟹的饲料由精转粗,水草在河蟹食物中的比例上升,同时,水草也起到调控水质,提供河蟹藏身、遮荫的场所等作用。这期间要做到:
1、控密度,水草的覆盖率占30%-40%。
2、控长度,尽可能使水草头保持在水下20cm左右,及时用剪草机修整,保持水草底层水流畅通,或者使用“富草素”,可以有效束缚水草的纵向生长,并有效促进生根和横向的生长。此方法养殖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用来控制水草的生长。
3、对于水草过少的塘口应及时补种或移栽水花生,水草长势不好的塘口应根据塘口肥力适当采取施用“生物肥爽”。水草过多的塘口可以采取人工清除部分水草、缓慢加深池水、适量添加增氧药物底生氧 或开启增氧机。及时清除漂浮的水草,防止腐烂而败坏水质。定期使用芽孢杆菌,如“利生素”可防止水草上积聚过多的污物。
二、增强好体质。
高温期河蟹摄食量大,残饵粪便较多,水质和底质易恶化,水温上升导致池塘水中有害菌较活跃,再加上6、7月份极端天气较多。假如河蟹体质下降,极易爆发疾病,所以在高温期必须增强河蟹的体质,提高其抗应激和抵抗病原的能力。
1、此阶段应适当降低颗粒饲料的蛋白含量,一般稳定在32%左右,动、植物性饵料比例应为45:55,同时因为摄食量的增加对河蟹的肠道负担增大,容易导致河蟹患肠炎。可在饲料中拌入“肽菌素”和“产酶益生素”预防肠炎,从而也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冰鲜鱼的投喂量,将鱼尽量剁成小块状,投喂时伴服一点食盐和“大蒜精华素”。
2、投饵遵循“四定”“四看”原则,根据吃食情况决定投喂量,总量不要超过河蟹体重的5%。
3、天气突然变化时,如暴雨、梅雨、雷雨等天气来临时,根据情况减少投喂量,甚至停止喂料。
4、通过兴化、常州、高淳、湖州等地的走访调查,长期在饲料中伴服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的增强河蟹体质,减少发病率。最受养殖户喜爱的套餐是“低聚糖863”搭配“强效EM”。也可添加“电解活性多维”或“速调速补”提供营养。
三、调控好水质。
1、注意消毒。高温期消毒有一定的风险,特别是水质不良时用溴氯海因、二氧化氯、强氯精、等刺激性强的药物时,会引起河蟹的应激反应,应尽量减少使用。可以使用温和型碘制剂,也可使用生物杀菌产品“菌克27”,高温期每15天使用一次,主要成分为噬菌蛭弧菌,在裂解水中有害菌的同时,不会对河蟹造成刺激,还可以改良水质,促进摄食。
2、由于高温期也是农作物病虫害高发期,因而农药用量也较平时多,下雨后,周围农田中的农药残留随着水流进池塘,或者进入河道,进水后都会引起池塘水中药残超标,建议换水后及时全池泼洒氨基酸类水质解毒剂如“氨基酸解霸”,降解有机磷类的农药、肥水。
3、池塘养殖要注意前期要养藻,中后期要养菌,菌相平衡,水质自然好,这就需要在平时定期添加一些有益菌,如芽孢杆菌、乳酸菌、EM菌,有益菌一是可以分解水中的有机质和残饵粪便,也可以定植在河蟹肠道内,辅助消化,预防肠炎。
四、改良好底质
河蟹属于底栖生物,底质好坏对其有关键的作用。高温期的残饵粪便、死亡的藻类和原生动物,都会沉降在池底,腐败发酵,造成底热、底泥发黑发臭。在改底产品的选择上,建议不要一直使用氧化型改底,长时间的使用会造成底质板结,可以以芽孢杆菌为主的生物改底为主,如“底巧”,间隔使用氧化型改底。每月至少使用一次增氧型底改,提高底部溶解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