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氏鲟
达氏鲟:别名鳇鱼_沙腊子_小腊子_长江鲟,为鲟形目、鲟科、鲟属、鲟形系列品种,原产于亚洲中国长江干支流,上溯可达乌江、嘉陵江、渠江、沱江、岷江及金沙江等下游。野生于8-10m较暗的底层缓流水体。1869年命名。2009年IUCN列为极危物种。我国1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人工饲养时,幼鱼饵料驯化难度比中华鲟、史氏鲟、达氏鳇等幼鱼的驯食难度大,一般中华鲟、史氏鲟、达氏鳇15天左右就可以完全驯化转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达氏鲟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驯化成功,甚至更久。鱼鳔和脊索可制鱼胶。
长江中上游的中型经济鱼类,肉味丰腴,鱼卵经盐渍后尤为美味。纯淡水定居,略有集群,是广温性洄游鱼类,但并不作远距离洄游。达氏鲟、中华鲟、白鲟均为我国特有珍贵鱼类,有水中大熊猫、水中活化石之称,科研价值极高。
生存环境:中性
最大长度:110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青色_棕色
活动区域:底层
饲养难度:较难
性情习性:凶猛
适宜温度:22℃±6℃
酸碱范围:6.8±0.3
硬度范围:12±4
寿命年限:40年
食物饲料:杂食
达氏鲟形态特征 >
体长75-110cm。体长梭形,胸鳍前部平扁,后部侧扁。头呈楔头形,吻端尖细,稍向上翘。鼻孔大,位眼前方。眼小,均位头侧中央部。口下位,横裂,能伸缩,上下唇具有许多细小突起。吻的腹面具2对长触须,鳃裂大,鳃耙多且排列紧密,薄片状。背鳍1个,后位,起点在腹鳍之后,近于尾鳍。臀鳍起点稍后于背鳍。胸鳍位低,位鳃孔后下方。体背部和侧板以上为灰黑色或灰褐色,侧骨板至腹骨板之间为乳白色,腹部黄白色或乳白色。
达氏鲟饲养方法 >
可适应1-32℃水温范围。怕强光,怕噪音,喜夜间安静环境下摄食。食性杂,主要食物有蜻蜓目、蜉蝣目、摇蚊科、寡毛类等昆虫幼虫及底栖无脊椎动物,也食水生植物及藻类。人工饲养,经驯化后,可摄食丰年虫幼虫、水蚯蚓和配合颗粒饲料等。饵料驯化期间,若饵料投喂量不足,会出现残食现象,体长达15cm以上时,这种残食行为将会逐步消失。
达氏鲟雌雄分辨 >
性成熟的雄鱼比雌鱼小,体色也较深。幼鱼皮肤粗糙,成体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光滑面。
达氏鲟繁殖方式 >
自然界中雌鱼年龄6-8龄,体重9-16kg,雄鱼4-7龄,体重4.5-13kg,性成熟。生殖期有春、秋两个繁殖期。产卵适宜水温16-19℃,绝对怀量6-13万粒。性成熟的达氏鲟在繁殖季节会沿江上溯至长江宜宾以上江段进行产卵繁殖,卵为沉性和黏性卵,卵粒粘附在产卵场的石滩底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