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丝鲚
七丝鲚:别名青鲚_白鼻_凤尾_马齐,为鲱形目、鳀科、鲚属、其他系列品种,原产于亚洲东部,我国分布于福建闽江、九龙江、广东韩江、珠江流域。野生于河口及周边海域。七丝鲚的营养成分与刀鲚相近,蛋白质中的精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含量较高。取腹中饱含卵粒的雌鱼,油炸调味,食之香脆,余味无穷。其肉作为药用,味甘、性平,可补气活血、泻火解毒。用于治疗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及疮疖痈疽等症。
典型的河口洄游鱼类,我国常见的主力经济水产,肉味鲜美,常鲜销,也可制成凤尾鱼罐头出售。七丝鲚、短颌鲚、凤鲚的个体虽不及长颌鲚大,但她们产量很大,肉质、味道、经济价值相同。我国用鲚鱼生产的五香烤子鱼罐头,在国际上久负盛名。
生存环境:汽水
最大长度:30cm
形状分类:刀形
颜色分类:黄色_银色
活动区域:中下
饲养难度:较难
性情习性:温和
适宜温度:24℃±4℃
酸碱范围:7.2±0.3
硬度范围:10±4
寿命年限:6年
食物饲料:杂食
七丝鲚形态特征 >
体长16-30cm。体延长,前部较宽,自臀鳍起向后减窄,背缘平直。头较小,吻圆钝,吻长略大于眼径。眼中等大,近于吻端。眼间隔宽,中间略高。体被薄圆鳞,易脱落。鳞片前缘圆凸,后缘整齐。臀鳍低而基长,与尾鳍相连。腹鳍起点在背鳍前小棘的下方,距胸鳍起点小于距臀鳍。尾鳍小。体背青黄色,侧腹银白色。背鳍、胸鳍、腹鳍基部淡黄色,尾鳍末端微黑。
七丝鲚饲养方法 >
以介形类、桡足类、等足类、端足类为食。
七丝鲚雌雄分辨 >
雌鱼体型大于雄鱼。性成熟个体体长,雌鱼10-29cm。雄鱼10-22cm。
七丝鲚繁殖方式 >
4-7月为其产卵期。性腺发育雄鱼和雌鱼基本相同。亲鱼每年产卵2次,第1次2-3月,产卵完毕,亲鱼群体向外海转移,至5月发现的幼鱼体长已达约4-5cm,至秋季产卵鱼群再次群集在河口处,于8-9月作第2次产卵。